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文章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機械租賃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涵兵在《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中提到:經分會調查統計顯示,高空作業平臺出租行業1-4月銷售設備18700臺,出口設備7100臺,其中高空作業車出租臂車近2000臺。截止到4月底,全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設備保有量10.5萬臺以上,預計2019年全年保有量將超過13萬臺。
調查結果顯示,國內高空作業平臺出租行業總體方向及趨勢向好,但目前高空作業平臺租賃行業仍處在上升期,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市場未來將進入洗牌階段。同時,相比歐美和日本等成熟市場制造商的制造和管理水平,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相關制造企業仍任重而道遠。
國內升降車出租高空作業車臂車市場的份額主要由外資品牌占據,以JLG和吉尼為主,而目前高空作業車出租臂式設備在整個高空作業平臺出租市場中份額較小,設備保有量占比不足10%,與歐美成熟市場的臂車占比30~40%差距巨大,臂式車需求空間廣闊。
據悉,今年市場臂車緊俏,吉尼、JLG臂車已被各大高空作業車租賃公司訂購,排期已經很長。
國內品牌推進擴大生產!
5月26日,鼎力邀請浙江全省40余家升降車租賃公司老板到齊聚公司,參觀了解鼎力工廠、新臂式系列產品操作演示。
其實,早在去年的寶馬展上,浙江鼎力大型臂車新品發布會就釋放了其在臂車市場的決心,2019年以來,更是不斷向市場發布有關臂車量產信息。
2017年,浙江鼎力投資近10億元在湖州市德清縣建設大型智能高空作業平臺項目。2019下半年,該項目將建成投產,可形成年產3200臺臂式設備。
星邦臂車產能繼續釋放。2019年星邦重工二期項目簽約,建設面積2.6萬一產方米,總投資7億元,擬形成4200臺/套直曲臂高空作業平臺產能。
2018年1月,總投資13億元徐工消防徐州銅山區制造基地奠基,重點用于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建設,新基地共規劃高空作業平臺出租設備產能20000臺,其中剪叉升降機出租設備15000臺、曲臂升降車出租和直臂高空作業車租賃設備5000臺,預計2019年6月投產。
此外,據線下了解臨工、中聯重科臂車也將在2019實現量產。
對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而言,剪叉升降機出租設備代表了高空作業平臺出租的“量”,臂式高空作業車出租設備代表了高空作業平臺租賃的“質”。類比到挖掘機領域,前者相當于中挖、小挖,后者相當于大挖。一方面,大挖制造能力是品牌實力的真正體現;另一方面,產品的全系列化發展,即量與質的平衡發展也至關重要。
任何一個想在高空作業平臺出租市場有所建樹的制造品牌,不論進入路徑是先從剪叉升降車出租還是臂式升降車出租開始,最終都需要這兩種產品的共同支撐。
預計2019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品牌會在產品改進+產能跟進+市場客戶培育等方面進行積極的布局,并開始系列動作。預測在基本完成前期產品改進和市場培育工作后的明年,臂式升降車出租設備會迎來真正的規模上量。
全球范圍來看,高空作業平臺出租是一個典型的利基市場,規模排名前幾的幾家設備生產商均是專精于這一細分市場的獨立品牌,包括美國的 Terex(Gene)、美國的 JLG、 法國的 Haulotte,加拿大的 Skyjack 和日本的 Aichi。由于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對品牌信賴度要求極高,專業性門檻非常高,傳統的工程機械巨頭較難分到一杯羹,美國起重機械巨頭 Terex 也是通過對 Gene 品牌的并購切入高空作業平臺領域。根據《Access International》的排名,5 年前全球高空作業平臺前 20 強制造商銷售收入共計 81 億美元,其中上述 5 家公司的銷售收入總額為 57.5 億 美元,占前 20 強銷售總額的 71%。從技術水平和產品結構來看,上述 5 家公司憑借其雄厚的研發實力和制造能力、全系列的核心技術,推動了高空作業平臺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節能環保的潮流, 引領著市場需求與產業升級,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掌握著全球高端市場。
以 Terex 為例,Terex 來自美國,是全球工程機械制造業的巨頭,旗下設有高空作業平臺事業部,專門從事高空作業平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全球高空作業平臺行業最著名的生產商之一,其高空作業平臺事業部的前身是美國的吉尼工業公司成立于 1966 年。2002 年,吉尼工業公司被特雷克斯集團收購,并重組為特雷克斯高空作業平臺事業部。根據 Terex 年報,4年前高空作業平臺 業務營業額 22 億美元,其中占比高的為臂式高空作業平臺,占比達到 50%。
在歐美發達國家,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所生產的設備中較大比例銷售給高空車租賃公司,高空作業車租賃公司成為高空作業平臺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據顯示,吉尼公司租賃銷售占比 60%以上。一方面,這些升降車租賃商代表了行業的需求,向制造商購買設備;另一方面,這些升降車租賃商在和終端用戶的往來中,代表了市場上高空作業平臺產品的供給,為客戶提供設備使用。歐美市場的高空作業車租賃模式使得其市場相對封閉,租賃商控制了主要流通渠道,同時其大規模采購的特點使得生產規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制造商更具有競爭優勢,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由大制造商和大租賃商占有,競爭格局相對穩定。